又云:食不得入,是有火也;下不得出,是有寒也。由是观之,自春秋以来,至于李唐北宋,论中风皆宗《灵》《素》,作外入风淫论治。
五行皆本二气所生,二气贯通上中下,故三焦又为一经,而成六步也。如其不差,结为症瘕,名曰疟母,宜鳖甲煎丸。
第十一日,两进养阴通府,便解三次,色紫黑有块,纯是停瘀,诸证悉除,宵眠呼吸自若,醒后神志安舒,知饥思食,身凉脉缓,惟溲色犹浑,胸前尚热,余氛未尽,伏邪解于血分,真阴五液俱伤,在内为血,发外为汗,汗即血也。学者若知此理,用药自不错误也。
气者阳也,阳行一寸,阴即行一寸;阳停一刻,阴即停一刻。宜用加味附子理中汤,或潜阳丹治之。
惟身痛不休,乃表气未和,宜桂枝汤小和之。余仔细揣摹,而始知其制方之意,重在调和水火也,至平至常,至神至妙,余经试之,愿诸公亦试之。
又虑群阴阻塞,不能直入根蒂,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,以为前驱。故经云:风热火兼为阳,寒湿燥同为阴。